研发团队

Teams

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团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3
团队信息
课题组名称:低碳烃综合利用及沸石催化材料团队
课题组网址:http://www.dnl08.dicp.ac.cn/
负责人:徐龙伢 工作单位:能源化工 学科领域:能源化工
课题组院地合作联络人员
姓 名:陈福存 办公电话:0411-84379279
手 机: E-mail:fuch92@dicp.ac.cn
科技处院地合作联络人员
姓 名:张晨 办公电话:0411-84379769
手 机: E-mail:chenzhang@dicp.ac.cn
团队介绍

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性能催化剂研发和石油化工新技术研究,近年来,面向国家和行业关键技术需求,研发成功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以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催化新技术,并获得大规模工业应用,创造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内外授权专利10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产学合作创新成果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催化干气制乙苯气相烷基化与液相烷基转移组合新技术:解决利用干气生产优级品乙苯的诸多技术关键,应用至中石油、中石化等20余家企业形成160余万吨/年规模,年产值>100亿元;

醛氨合成吡啶高效催化剂及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投产全球最大吡啶装置在内的5套装置,将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杂环类农药、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

液化气芳构化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催化剂及技术:成功投产20万吨/年液化气综合利用等装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低碳烃与轻芳烃烷基化生产高品质汽油调和组分催化剂及技术,已成功应用于6万吨/年等多套高品质清洁汽油调和组分生产装置,为低碳烃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清洁油品生产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典型转移转化项目案例

1.催化干气制乙苯气相烷基化与液相烷基转移组合新技术

为优化利用石化副产大量干气资源并生产我国紧缺的乙苯产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抚顺石化等单位合作开发了自主产权的FCC干气制乙苯气相烷基化与液相烷基转移组合成套新技术,原料适应性强,干气无须精制,原料成本比纯乙烯法低15-20%,乙苯纯度>99.8%,优于国家优等品标准,鉴定认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攻克了直接利用干气生产优质乙苯的关键技术难题,获中国、美国、欧洲等授权专利40余件。



干气制乙苯技术工艺示意图(左为反应部分;右为成套工艺)


基于先进性、经济性、实用性和优异的节能减排效果,该技术开发成功后已迅速转让给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中国化工集团的20余家企业,形成160余万吨/年乙苯规模,年产值百余亿元,促进了干气资源综合利用,有效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创造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石化企业新经济增长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首届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等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陕西延长石化12万吨/年乙苯装置


华北油田8万吨/年乙苯装置 宁波科元塑胶8万吨/年乙苯装置 大庆中蓝8万吨/年乙苯装置


山东华星石化8万吨/年乙苯装置 锦西石化6万吨/年乙苯装置


2.醛氨合成吡啶新型催化剂及技术

面向国家和行业关键科技需求,针对我国“全球第四代新型环保农药”关键中间体(吡啶碱)生产技术空白的现状,发明了醛氨合成吡啶碱新型分子筛催化剂,攻克了催化剂抗碱中毒和高温水热稳定性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已投产安徽国星2.5万吨/年全球最大单套规模吡啶装置在内的5套装置,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杂环类农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工业运行表明各项济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技术。获2011中国专利优秀奖、201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奖励;依托本技术,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本项目实施企业负责制定了吡啶和3-甲基吡啶两项国家标准(GB/T27567-2011和GB/T27715-2011),引领行业发展。



安徽国星2.5万吨/年吡啶工业生产装置(全球最大规模)


3.液化气芳构化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催化剂及技术

为促进液化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并生产高品质清洁车用燃料,发明了液化气芳构化高效催化剂及工艺技术,成功应用于玉柴石化20万吨/年液化气综合利用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工业装置,指标优于同类技术,鉴定认为:所开发的液化气低温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高效催化剂、新型反应器及成套工艺技术解决了芳构化反应过程温升剧烈、副产干气量大、催化剂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同类技术。获2013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万吨/年液化气芳构化工业装置


4.低碳烃与轻芳烃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高效催化剂及技术

随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对汽油需求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国务院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要求2017年1月全国执行国五汽油标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催化裂化汽油占比>70%:其硫和烯烃含量高,不能直接满足国家标准,通过加氢处理导致辛烷值明显降低。我国汽油生产现状是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和组分紧缺,亟需开发其生产新技术。

本成果面向国家和行业资源高效利用和高品质清洁汽油关键技术需求,发明了低碳烃与轻芳烃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高效催化剂及技术,解决了其可控合成、性能调变及工业放大等诸多技术关键:烯烃转化率>99%,清洁汽油收率>99%,催化剂寿命>3年;所生产的优质高辛烷值汽油产品,调和辛烷值达120以上,不含烯烃、不含硫氮,已成功应用于多套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生产装置,为低碳烃资源高效利用和清洁油品生产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6万吨/年低碳烃与轻芳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工业装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