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团队

Teams

海洋工程腐蚀与防护技术创新团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3
团队信息
课题组名称:海洋工程腐蚀与防护技术创新团队
课题组网址:http://www.mcperc.cn/
负责人:侯保荣 工作单位:海洋研究所 学科领域:海洋工程与装备
课题组院地合作联络人员
姓 名:王静 办公电话:0532-82898731
手 机:15166612952 E-mail:jwang0501@126.com
科技处院地合作联络人员
姓 名:王子峰 办公电话:0532-82898869
手 机:13792871528 E-mail:wangzifeng@qdio.ac.cn
团队介绍

海洋工程腐蚀与防护技术创新团队以我国典型海域与流域的码头、桥梁、海洋平台等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防护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海洋工程腐蚀防护、腐蚀状态监/检测、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等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发以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技术、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防护与修复补强技术、海洋工程阴极保护优化和腐蚀监/检测技术、海洋工程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海洋生物污损防治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同时涵盖海洋大气腐蚀监测及防护技术、海洋生物腐蚀和污损技术、钢结构的环境敏感断裂与氢渗、牺牲阳极保护技术在内的集成化海洋腐蚀防护技术,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产品,推动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技术进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技术;

● 钢结构异型部位包覆防腐技术;

● 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防护与修复技术;

● 海洋工程阴极保护优化和腐蚀监/检测技术;

● 海洋生物污损防治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

●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

● 高效牺牲阳极技术。

典型转移转化项目案例

1.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技术

浪花飞溅区是海洋钢结构设施腐蚀最为严重的区域,同一种钢,在浪花飞溅区的腐蚀速度可比海水全浸区高出3~10倍。针对海洋钢铁构筑物所采用的防腐蚀措施,水上部分以防腐涂层为主,水下部分采取防腐涂层和阴极保护技术相结合的防腐方法,但对于腐蚀最严重的浪花飞溅区,国内一直未有成熟、经济长效的防护方法。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针对腐蚀最为严重的浪花飞溅区,自主研发了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该技术由四层紧密相连的保护层组成,即防蚀膏、防蚀带、缓冲层衬里和防蚀保护罩。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采用了优良的缓蚀剂,并采用了能隔绝氧气的密封技术,可带水涂装,具有绿色、长效、经济的防腐蚀效果,对暴露于海洋浪花飞溅区部位的钢铁设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该技术2014年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在天津港、湛江港务局码头,浙江宁波港和大丰港等工程中得到示范应用,应用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2011年,相关产品还出口到毛里塔尼亚,在友谊港的防腐工程中得到应用。


胜利油田平台复层包覆防腐技术修复前后对比


青岛港复层包覆防腐技术修复前后对比


2.钢筋混凝土防护修复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施是现代使用最广泛的构筑物,处在海洋强腐蚀区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极易遭受到高氯离子浓度,海浪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承载力迅速下降,导致服役寿命迅速降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的初期、服役的前期和中期尽早分析结构的腐蚀破坏因素,针对性的采取预防修复等措施,那么将会大大降低维修的年限和费用。本团队系统开展海洋强腐蚀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工作,在现场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防护修复及补强措施,实现现场检测结果与涂层防护修复措施的配套研究,为准确合理的采取防护修复措施的提供强大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并对该项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青岛海湾大桥混凝土涂装工程


潍坊白浪河防潮闸混凝土涂装工程


3.海洋工程结构腐蚀与防护的检测监测技术

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海洋平台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广泛重视。传统的海洋工程结构阴极保护评价主要依靠不定期的特检来完成,需要由潜水员或ROV携带参比电极到指定位置进行测量和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无法对海洋工程结构的阴极保护情况进行长期、持续监测。阴极保护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监测钢桩阴极保护状态的主要手段,可以实时了解


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系统与海上调试


钢管桩的腐蚀状态,随时提供水下钢结构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状况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该系统能不间断地自动巡回测量钢管桩代表点阴极保护主要运行参数,具有实时显示,自动储存测量结果和打印输出功能,可以及时报警,能够及早发现腐蚀危险,避免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海洋导管架实验室模型与数值仿真计算电位分布



附件下载: